♪03327♪ BR1.01 菩萨慈悲开示证得菩提,永超轮回
Wenda20150906A 31:41
男听众:师父,有一位同修他接收了几句偈子,我给师父念一下,不知道是接收到护法神还是菩萨的话:让正信正念的光辉普照尽虚空法界,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度尽众生,让因果常住众生心中,以“无心”对治贪瞋痴慢,即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超六道轮回。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长答:这是菩萨讲的,菩萨的话。一般的人单单听这些话还觉得:“哎呀,过去经常听过。”他不知道里边意思,你要叫台长帮他分析起来,我可以描述出一个世界,就这几句话,呵呵(师父,他接收了好多呢,我再念一个:观音菩萨装心中,无缘大慈度众生,跟随师父卢军宏,般若法船苦海行。还有一个:莫做世间名利客,警钟长鸣于心中,成住坏空如一梦,两袖清风任我行。这个同修接收的好多)嗯,他很厉害。我看有些话像济公活佛讲的,有些话像观世音菩萨讲的,还有一些话有点像南京菩萨讲的(哦,他经常接收这样的话。师父,他不是发了脾气嘛,发脾气之后有一个意念这样说:“你修心还不够,修行修心以身表法,现身说法,帮助师父弘法度众,待你功德圆满之时,就是你成就回天之时,切记、切记……”是一个女音的温柔声音)你讲都不要讲,你前面讲的时候我就知道是观世音菩萨,你去看看《西游记》里面观世音菩萨都是这么讲的。呵呵……(是啊是啊。菩萨也不跟我说几句……)呵呵,我有些话你自己悟悟吧,你现在接收的“佛言佛语”还少啊?还要讲啊?你现在就是自己拿着金钵子去要饭,还以为自己……(明白了,明白了。师父,弟子知错了,弟子知错了!)
♪03328♪ BR1.02 般若总相智就是最高的智慧的汇总
Wenda20180713 21:33
女听众:“般若总相智”“般若别相智”和“般若一切智”一样吗?是否有次第的关系?
台长答:当然有次第的关系了。你现在自己讲讲看有没有次第关系?(应该有)你们现在如果问这些比较文学方面的问题,就是学佛学得比较深一点,你们必须先要讲给师父听你们自己的理解,否则你们就是在乱问。你们随便找一个不懂的问一问,和你研究过问我,那是不一样的概念(对不起,师父)你先讲“般若总相智”(对不起,请师父慈悲开示)你要懂一点我才能开示,你什么都不懂我怎么开示啊?(对不起,师父。应该是所有一切相总和的智慧、般若)那当然了。般若已经不是一般智慧的问题,它是一种超出智慧的理智和智慧的结合。人的九识田中所流露出来的慈悲喜舍,和人本身具有的智慧相融合才成为一种智慧,所以为什么叫“总相”?就是汇总的,就是最高的智慧就叫“总相”,明白了吗?(明白了)
♪03329♪ BR1.03 本性与智慧的关系
Shuohua20180907 23:51
女听众:小孩子的本性是最好的,但是没有智慧。等我们长大了,有了智慧,但是本性就被人间的污染遮了一部分。我们学佛就是去寻找自己的本性、佛性,用人间的话说,就是善良。当我们回归像小孩子一样的纯真之后,但是也会因为智慧不够,断除不了烦恼。想请问师父,我们的本性与智慧是什么样的关系?
台长答:实际上本性就是佛性,智慧是佛性里长出来的,你想要回归到本性,你必须要有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你要有智慧,能够理解什么叫本性,相辅相成的。你真的要纯洁,就是回归本性,所以人家说修心修到后来的人,说他“看到你怎么这么傻”,他不傻,他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你看有些人在人间好像很聪明,上窜下跳,最后被抓进去;稳得住的人,看看他好像在单位里傻傻的,最后大家都选他,局长抓进去了,他升为局长了。你说他傻不傻?不傻的,定得住啊,要有定力(如果他好心帮助别人,但是不懂得善观因缘,别人会有烦恼心……)没智慧,他还是没智慧,不懂善观因缘就叫没智慧。你明明知道这个人不修的,还要拼命去度他,最后你度了一身业回来;明明知道这个人应该度的,你不去度他,你损失了一个度人的机会。你身上会感觉到很多的欠缺的功德不够,功德不够是不是欠缺?(是的。是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一定有本性,但是有本性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本性是永远有的,每个人都有的,但是有本性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有本性吗?肯定有本性。本性是在八识田以内的九识田中的,阿摩罗识当中的(启发本性就是在启发我们的智慧,是吗?)完全正确,这句话讲得完全正确(感恩师父)
♪03330♪ BR1.04 智慧和法慧的区别,拥有般若智慧,要尊师重道
Shuohua20171110 02:44
男听众:师父,智慧和法慧有什么区别?
台长答:“法”是什么?经过了提炼加工,用现在话讲,经过了一种修为之后成为一种法乐、法喜,境界已经进入了佛法,它不是一般的。智慧有人间智慧,人间智慧就是聪明的再生体,聪明再上去一点就叫智慧。人间智慧有什么用?要般若智慧才行(对。师父,怎么快速地拥有般若智慧?)快速叫“速成班”,速成班有好几个条件的。你看那些老在我身边的法师,他们就是速成班的。我是因人而异,我对他们身上的毛病直接点化,直接指出,直接改正,直接修行,所以他们是“速成班”。像你们就是比较可怜,不在师父身边,希望能够多听《白话佛法》,多学,然后多精进。就像我们很多佛友,现在打电话会思考了,学了《白话佛法》他们会提出很多问题,实际上这些都是智慧的提升(明白了,确实是这样)没办法的。你说当年跟佛陀在一起的,跟菩萨在一起的……我们现在跟有智慧的人在一起,你当然会有智慧(对。师父,如果能考上速成班,或者能在速成班里,真的是……)不容易,非常幸运的。所以现在他们一些法师,还有一些经常在师父身边的孩子,我真的希望他们珍惜。有朝一日他自己如果真的掉队,就再也找不到了,没了,他会很痛苦的。很多人就是离开了心灵法门之后,后来再想回来也没有这个脸面,其实他们很痛苦。因为这个心灵法门真的是菩萨的智慧法门(对。师父,您也是希望您的弟子将来在各个方面学佛修心都非常出色)对啊。在人间讲起来,要人成即佛成,做得大家都爱他,大家都喜欢他,大家都把他当菩萨。如果你要境界再高一点,你就得经、律、论三藏全部都要会说,要会讲,要会写,要会理论。有的庙里的法师就是专门写的,有的是论理的,讲理的(那您带这样一个弟子,哎呀,很少)不容易,真的。所以很多师父把弟子带大了,弟子如果背叛师父,真的是下地狱的。很多师父痛心疾首,天上的大菩萨非常地心痛这位大和尚,这些弟子如果背叛了师父……所以为什么天上会定下一条“尊师重道”?(嗯,明白了)这条就是针对他们来的。你看看,学佛学法这条就是最大的了。你连尊重师父都没有,你怎么尊重佛道啊?师父是你的老师,你今天连老师都不尊重,你会好好学习的?(嗯,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有的孩子小时候不懂尊重师父,尊重老师,后来出事了,很多的(嗯)我本来想举例子,后来我想算了,没什么好举的,有些人都不值一谈的(嗯,明白)
♪03331♪ BR1.05 每个人都可成为拥有伟大内心世界的人
Wenda20180225A 13:57
女听众:师父,您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拥有伟大内心世界的人。”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正能量,特别好,非常感恩师父。
台长答:是啊,你不要以为他不成功,不要以为他在人间不成功,他以后到天上去成功了呢?做菩萨了呢?他当然成就他伟大的心灵世界了,又不是一定要在外表世界。外面世界再有名、再有钱,自杀了呢?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最后自杀了,他的内心世界是空虚的,是枯竭的。而我们虽然没有像他在人间这么伟大,但是我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伟大(嗯,因为我们学佛了,所以我们精神世界非常充实)对(很开心,很法喜)非常法喜,很开心的。像很多老妈妈,她在修心,她觉得自己很开心,就是很伟大。“伟大”要做给人家看的?为什么要让人家来羡慕?你自己的伟大,你成就你的人格,那是你自己得来的,不是人家给你的。师父这句话又非常经典,你赶快记下来(嗯,谢谢师父)我马上有两本《佛言佛语》要出版了,全部都是讲这些经典的。师父就是有时候跟法师、弟子随缘开示,站在那里讲讲的,他们帮我记下来。这次在印尼会出版好几本书的(太好了,感恩师父,师父辛苦了)
♪03332♪ BR1.06 发无上菩提心,是完全觉悟人生,不为自己为众生
Wenda20151227B 55:04
女听众:我们学佛都知道要发菩提心,请师父开示什么叫“发无上菩提心”?
台长答:无上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说这个人完全觉悟人生了,对人间的一切都看破、看穿了、看通了。没有人间这种邪恶的理念在自己的思维当中了,非常的干净纯洁,完全不为自己为众生了,在人间的行为完全像菩萨一样,像佛一样,那就是“无上”了。
BR2 戒定生慧
♪03333♪ BR2.01 戒定慧的目的是功德,功德是出轮回的根本
Wenda20160110A 43:51
男听众:师父,戒定慧和功德哪一个是我们出业力轮回的根本?
台长答:那当然功德了。戒定慧最后的目的也是为了功德,你没有功德的话,你戒定慧有什么用?戒定慧到了最后就是慢慢成为一种功德,菩萨功德大吗?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功德大不大?(大)好了,他成佛了(是的,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334♪ BR2.02 最能开智慧方式是“戒”和“定”
Shuohua20151225 12:02
男听众:师父,想得到智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戒、定得智慧,还有一种是度人、法布施开智慧。请问,哪种方式可以更快地开启我们的智慧呢?
台长答:实际上戒、定最能开智慧,度人、法布施不一定开智慧的。度人的时候能开智慧,但是度人的时候人家身上有很多的业障,当你去游说别人的时候,并不是你完全能掌控住的。法布施也好,财布施、无畏布施,当你在布施的时候,你当然可以开点智慧,但是你戒的话就是定了,定下来的人最能产生智慧。所以当一个人冲动的时候,他就是不安定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安定下来他就不会冲动。你明白吗?(嗯,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335♪ BR2.03 “戒定慧”比“念经”更有益于开智慧
Wenda20160327 24:04
女听众:我们知道念经可以开智慧,还有通过“戒定慧”来开智慧,这两种哪个更有益于开智慧呢?
台长答:当然“戒定慧”了。“戒定”之后开智慧比较快。因为你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你会定得下来;心定得下来,智慧就出来了。念经是靠菩萨给你点智慧,但是如果你戒不掉,你就算念了经了,菩萨也没有办法给你智慧的(有时候,比如说想不通一件事情,念很多遍心经只是当时帮我们开智慧而已,是吧?)对,当时不一定开得通的。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念了心经之后想起来“哎,我听听卢台长《白话佛法》吧”,一听,实际上就是菩萨给他开智慧,就让他多听听师父的《白话佛法》。因为念经不是直接能够让你马上想通的,是让你通过一个关系,就像观世音菩萨慈悲我们,帮我们找到个好医生看病,病就看好了一样。
♪03336♪ BR2.04 守戒,度人,念经和看白话佛法所得智慧异曲同工
Wenda20150628B 50:52
男听众:师父,“戒定慧”中“因定生慧,因定得慧”;度人法布施得智慧;心经开智慧;看《白话佛法》也开智慧,这四种智慧有什么区别呢?
台长答:异曲同工。我举个简单例子你就明白了,在学校里读书的同学,做功课是为了成绩好;读书,读也是为了成绩好;写作也是为了成绩好;朗诵、朗读也是为了成绩好。异曲同工的啊,都是一样为了成绩好(明白了)
♪03337♪ BR2.05 学会放下、要修戒定慧
Wenda20150614B 47:14
男听众:师父,有一位刚学佛的女同修想和您说说话【新同修接电话】台长好!我刚学佛,请师父点一下我吧!
台长答:你这人过去……你不要不开心,台长讲话很实在的。你这个人有很高的位置,你命根当中应该能坐一点高位的。听得懂吗?(听得懂)但是你太骄傲,而且你的婚姻运很不好,身体也不好。明白了吗?(嗯)肠胃也不好(肠胃不好我知道,这个不好)我跟你讲了,你不要太骄傲,你的感情运很不好的。还有,自己要放下自己,很多事情要放下,放得下。你如果放不下,你就慢慢地会害自己的。你看看很多人为什么觉得自己老放不下来,最后不都出事了吗?所以有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很多事情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对啊)希望你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龄、到了一定的层次,就学会慢慢地要戒定慧。“戒”就是不要去做太多的贪心的事情,“定”就是心要定得下来,“慧”是要多用智慧在人间做事情。所以,学佛是帮助别人、帮助自己最好的良药,希望你好好学,好好念心经(我会好好学的,请师父放心)那才像话(今天我跟我先生一块儿,待会去给他放生。我觉得学佛以后,反正我的心态好了很多)对(我这人比较要强)对,你就是女强人啊,还“要强”呢,呵呵(我一直不想当女强人,不自觉地就会那么干)对,你现在要慢慢学会放下,好不好?(好。感恩师父!再见)再见。
BR3 中庸之道
♪03338♪ BR3.01 随缘就是中庸之道,学佛人心要正
Shouhua20180112 01:56
台长语:缘分很重要,什么叫“缘”?缘就是中庸,“随缘”就是中庸之道,不要偏,不要左,不要右。走一步往后看一看,进一步往后看一看。经常观照自己,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经常让自己的心放在当中,不偏差就是正,有偏就不能算正。学佛人心正,那就说明他不偏。什么叫“偏”呢?对某一个人有特殊感情,对某一个人包庇,对某一个人特别喜欢,都叫“偏”。做到对所有的人都要正,你就要有正确的观念。
♪03339♪ BR3.02 君子之交淡如水,做人做事要保持中庸之道
Wenda20150213 01:40:44
男听众:人们的距离越近、交往越多,就会有越多的纠纷和矛盾,这是不是人的劣根性使然?还是现在的人多是恶缘啊?
台长答:缘分所为。只要有善缘走得近,越来越好;恶缘走得近,越来越闹(我们修佛人在这些冲突中磨练自己,但我们是否也需要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合适的距离来避免这种矛盾呢?)完全正确。“君子之交淡如水”,中国儒家思想,做什么事情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坏,什么事情保持一个孔老夫子讲的“中庸之道”。做人不要太好,也不能太不好,中庸之道就可以了。
♪03340♪ BR3.03 人不可太尽,事也不可太尽,就是中庸之道
Shuohua20180126 07:15
男听众:请问师父,“人不可太尽,事也不可太尽”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台长答:“人不可太尽,事也不可太尽”就是要中庸之道,什么事情做过了头就是“尽”了,执著了,不好(师父,如果做过头就叫执著,是这样理解吗?)对啊。过头了都叫执著,哪怕一件好的事情,做过头了,也叫执著(师父,有的同修之间好得不得了,刹不住)那就是执著了(明白了)好得穿一条裤子还嫌肥,那么最后就要吵架了(明白,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03341♪ BR3.04 把握“众善奉行”的中庸之道
Wenda20180603B 14:11
男听众:佛友问我们,只放生而没去孤儿院、老人院、赈灾等,钱多钱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我们学佛人是否也应该看到任何有难的人都给予一份协助呢?
台长答: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有能力就帮助别人,没能力自己心疼别人也好啊,至少在心中结了一个善果。你帮不了别人,你心里不能难过一下的?可怜人家一下,你心中不是就多结一个善果了吗?(是。请教师父,众善奉行,我们如何做到中庸之道呢?)很简单,众善奉行的中庸之道尽自己的能力。你对一个人好也不要过头,对一个人也不要不好,能帮多少帮多少,不就是中庸之道吗?(明白)
♪03342♪ BR3.05 人间没有完美,学佛人要懂得中庸之道
Wenda20130802 26:49
女听众:有的人虽然活得很长,但是一生的生活质量却很低;还有的人阳寿很短,但却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活得很精彩,这样的人既不能说他有福报,也不能说他没有福报,这是不是说人在积善行德的同时,如果有漏或者同时做坏事就会让得到的这个善果非常不完美呢?
台长答:在这个人间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完美的,因为人间没有完美的事情。人家说上帝、菩萨非常的公正,让你有钱了,你的身体不好;让你身体好了,你又没钱。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因为只要投到人间就是个不完美的事件,这是第一个概念。第二,当一个人在人间受苦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消业障(嗯)他的业要消多长,他的寿就会有多长,所以很多人在吃苦当中寿命还很长,实际上他这辈子把苦吃尽了下辈子就不做人了,这未必是一个坏事(对)你过年的时候想多休息几天,那你在过年之前多加几天班,过年就可以休息两星期了,而人家只能休息五天,那因为是你平时自己做的功德所为(是的)为什么有些人拼命地享受,但是他的命又这么短呢?就是因为他享受把他的福报已经用尽了,所以才会很快地离开我们,因为他用得太快所以用完了,用完了就是结束了,结束了就没有了。生命也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太消耗,这个人的寿命就不会很长,所以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中庸之道”,不要玩过头。很多年轻人玩过头了,命就很短了(明白)
♪03343♪ BR3.06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做人要刚中带柔,柔中带刚
Wenda20130804B 03:58
男听众:命硬的人是不是一定长寿?
台长答:一个人命硬,就是活着他克人,克人之后还能活着,实际上这种人是有点长寿。但是命硬的人,你不被他克、他克不到人的话,他的命也硬不起来。任何强人都是靠压着人家才成为强人,如果没有人给他压,他怎么会成为强人呢?(那也是相对来说的?)对。并不是说命硬的人都能长寿,命硬的人被汽车一撞,死了呢?(那命硬是相对什么来说的?)命太硬了,硬过头了就短了。举个简单例子:一把宝剑如果能用的话,它必须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宝剑把它弯得很厉害,它也不会断,太硬的话,不断了吗?命不也这样吗?如果你的命很硬,不是短命了吗?所以命硬的人也要带柔,越知道自己命很硬,越是要柔。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就像水一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稍微要中庸一点)
♪03344♪ BR3.07 过于谨慎或大咧咧都是矫枉过正,用中庸之道平衡
Wenda20160724B 17:51
男听众:师父,您看,在传统文化里有个成语叫“谨小慎微”,而现在很多人都大大咧咧不注意细节,这样的人通常被看作为有气魄。请师父开示一下“谨小慎微”和“不拘小节”,用白话佛法怎么去解释呢?
台长答:这个都不能矫枉过正。谨小慎微也过头了,大大咧咧也过头了,这个都属于矫枉过正。一个胆子小的人也不能太小,一个胆子大的人不能太大,所以孔老夫子教育我们要“中庸之道”,就这个道理(师父,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如何平衡这两者,既不谨小慎微又不大大咧咧过头,就是师父刚才说的中庸之道?)对,如履薄冰啊。想一件事情想明白了,就大胆地去做;等到对这件事情不了解的时候,要谨慎,要细心。想明白了,就大胆去做;想不明白,就好好地当心一点。
♪03345♪ BR3.08 讲话点到为止,中庸之道去除炫耀心
Wenda20161127A 33:59
男听众:师父,怎样去除自己的炫耀心呢?
台长答:要去除炫耀心,就是讲话点到为止,就不叫炫耀。你今天要讲一句话,你讲到了,让家人家懂了,你就不要再讲了,这个就是停止你的炫耀。如果你不停地讲啊,不停地讲啊,“哎呀,我怎么好,我怎么好……”这叫炫耀。人家已经知道了,你还要拼命地讲,不叫炫耀啊?(对对对)比方说,你为了度人可以讲很多帮助别人的话,但是帮到后来,你不停地在讲“哎呀,你看,我怎么好,我怎么学佛,我怎么样,怎么样……”你不叫炫耀啊?人家已经听懂了,不要再讲了。适可而止,中庸之道,什么东西都适可而止,到当中就不要再多讲了,多讲没意思(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BR4 四无量心
♪03346♪ BR4.01 慈悲心是拥有圆融智慧的基础
Wenda20180624B 05:54
男听众:慈悲心和圆融智慧,有慈悲心是不是就具足了圆融智慧呢?
台长答:不一定的。有慈悲心要分初级慈悲和深度的慈悲,深度的慈悲就是大慈大悲。圆融智慧是什么呢?那是修出来的。你有慈悲心是你拥有圆融智慧的基础,你没这个基础的话,你怎么会圆融?比方说慈悲有好几种,小慈小悲也是慈悲,但是小慈小悲的人,你说他智慧圆融吗?(不)比方说人家生病了,你给人家吃药,你拿出来的药都要过期的,那你说你不也是要救他吗?你说这种小慈小悲能代表你的智慧圆融吗?你要是大慈大悲的人,应该把自己最好的药给人家吃,人家吃了好了,你自己心里的病就治好了(是)
♪03347♪ BR4.02 广结善缘无缘大慈,将慈悲心升华为菩提心
Wenda20160115 01:31:06
男听众:怎样将人的慈悲心升华为菩提心呢?请师父开示。
台长答:慈悲心实际上已经是佛心的所在了,所以有慈悲心的人就有佛缘。怎么样有菩提心呢?就是要广结善缘、广度有缘,然后用一种真正的菩萨的心来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情。因为菩提心充满着智慧,所以菩提心已经有正等正觉了,正等正觉的人已经是无缘大慈了。无缘大慈不是因为你今天对我有利我才帮助你,不是因为今天有利我才慈悲你,不管是谁只要你很可怜,你怎样了,我都会慈悲你,这就是菩提心。慈悲心只是对某一件事情,对某一个物体产生的一种事件的后果,你感觉到很可怜慈悲。但是如果变成菩萨的心就是无缘大慈,完全用公正的心来慈悲众生(明白了)
♪03348♪ BR4.03 慈、悲、喜、舍有不同层次
Shuohua20180202 15:44
女听众:师父,佛法讲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不是指的不是一般的慈、悲、喜、舍,是要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慈、悲、喜、舍是有不同层次的?
台长答:对,量变啊。现在很多佛法的一些教育被那些科学家……量子学也有不同的分析。简单地讲,它是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量变达到质变。你“小慈小悲”,会慢慢地达到“中慈中悲”,然后才能得到大慈大悲。它是慢慢地数量累积,会成为一种质的变化。“小慈小悲”,你可能就是一个阿罗汉果;等到你“中慈中悲”了,你就是声闻、缘觉了;等到你大慈大悲了,那就是菩萨、佛了。它本身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师父经常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属于菩萨的境界吗?)对啊。无缘大慈,无缘无故地去帮助别人那还不是菩萨的境界啊?(阿罗汉果位,他的慈悲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他还是有缘的,是吗?)他当然有缘了。主要问题他自修的,修自己的。修自己的话,他对很多的缘分并不在意,也不care,用现在话讲,他就是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实际上就是把自我修好,把自己身上的毛病修掉,把贡高我慢、自己身上的劣根性、贪瞋痴慢疑全修掉了,他自我心净,自我干净,但是他并没有达到让众生也干净、也快乐。那境界上还是有差异的(明白,谢谢师父)
♪03349♪ BR4.04 大慈心会产生永恒的喜悦之心,慈悲喜舍的递进关系
Wenda20180622 01:23:51
男听众:师父,“大慈心会产生永恒的喜悦之心”,如何理解这句话?
台长答:大慈大悲的心,你就脑子里永远有慈悲的心,你当然就开心了,帮助别人开心吗?(开心)大慈心就是永远有这种大慈大悲的心,那你的心态就会永远健康发展(那慈悲喜舍是什么样的递进关系呢?)慈悲、帮助到人家了,欢喜心就生出来了,欢喜心生出来之后你就去舍给人家了。举个简单例子,你看见隔壁邻居的小孩子,你先看见他可爱,是慈心;然后看见这个孩子穿的衣服怎么这么少,这么冷,那么悲心出来了;再接下来,“我要给孩子买件衣服,我喜欢这孩子”,那么喜心就出来了;然后衣服给孩子穿上了,你不就舍去了你的钱财,帮助到别人,你开心吗?最后看见那孩子穿着你买的衣服,你开心吗?(开心)慈悲喜舍,这不就是递进吗?(明白了)
♪03350♪ BR4.05 许愿、放生、念经也是“慈悲喜舍”的体现
Wenda20171015A 01:00:30
男听众:师父开示过,“慈、悲、喜、舍”四个字之间存在递进的关系,心中拥有仁爱、和善,容易产生悲悯众生的心,自身法喜了,容易生出布施的心。请问师父,心灵法门三大法宝,放生、许愿、念经,这三者之间是否也存在递进关系?
台长答:对,当然了。许愿、放生、念经,许愿是什么?为了众生才许这个愿。放生是什么?慈悲众生。念经为了什么?自度度人。是不是有递进关系啊?而且这三个都有“慈、悲、喜、舍”。你想想看,许愿是不是有悲悯心,有慈悲心?放生是什么?也是慈悲之心,而且放生是不是欢喜?我把它们救了,是不是欢喜心出来了?念经需要舍掉,舍去自己很多的毛病,舍去很多自己的时间来念经,来成就众生,成就自己,这不是慈悲喜舍吗?(对)
♪03351♪ BR4.06 四无量心的悲愍心和欢喜心是圆融并存
Wenda20160325 26:17
男听众:菩萨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感觉其中悲愍心和欢喜心是有点对立的。请问师父,菩萨是怎样将这两种心圆融起来的呢?
台长答:这个你们要跟师父学学了,师父这两种心学得非常好。我有时候非常难过、生气的时候,你看我一会儿就笑了,很多人是笑不出来的。因为当你的心中拥有悲愍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法喜在;有法喜的时候,一定有悲愍心的。举个简单例子,你在家里,孩子回来看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开心吗?法喜吗?(嗯,法喜)法喜的时候,想到孩子过三天来看看我,三天之后就要走了,难过吗?(难过)悲愍了,所以他悲愍心跟法喜心是在一起的,所以叫“慈悲喜舍”。有时候一个人,悲愍心是从内心产生的对人间事物的一种用崇高境界感叹型的理解,哎呀,这个世界……哎呀,这个世界真可怜啊,作孽啊……就是这种。欢喜心是什么呢?哎呀,真的,还好我真的知道佛法了,我才懂得什么叫悲愍,才知道“哎呀,这么可怜啊”。因为我学佛了,我不学佛,我哪来这么多的开心啊?我因为学佛了,我才开心,虽然我可怜别人,但是我心中更珍惜我自己所得到的这种欢喜心。为什么?因为我弘扬佛法,因为我得到了佛法,我才知道人间的真正意义。这个时候有这种法喜在心中的。再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小孩子过去从来不懂得好好做功课,调皮捣蛋,妈妈一直很悲愍心,觉得“哎呀,很可怜这孩子,怎么不懂啊?”等到哪一天孩子说:“妈妈,我懂了,我真的再也不玩了,我现在好好地读书了,我知道读书要怎么样怎么样……”妈妈:“好孩子啊!”一边悲愍他,一边开心得流出了眼泪,这开心就叫法喜。共同存在,并不相矛盾。
BR5 六波罗蜜
♪03352♪ BR5.01 六波罗蜜是四无量心的体现
Wenda20160603 10:59
女听众:您说先有四无量心然后谈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应该是四无量心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吗?
台长答:对,精进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你有智慧了,你才会有波罗蜜生出,你要坚持才会有波罗蜜(您说我们学佛要修四无量心,您有一次开示说,在人间要常行四无量心,将来可以进入色界梵天。为什么四无量心最终才能进色界梵天呢?)因为你四无量心本身的要求还是很低的,你只不过是一个心,你又没做,修心修行,你行也要有的。四无量心,你发了这个心就可以到很高的天了,这已经很好了。
♪03353♪ BR5.02 师父情绪波动时,菩萨说“继续修好六波罗蜜”
Wenda20160729 17:00
男听众:……师父,您受委屈的时候,您跟观世音菩萨讲,观世音菩萨妈妈怎么说呢?
台长答:观世音菩萨妈妈就来了啊,来了就基本上在你心里,她只要一看你,我就知道她说什么了,她叫你要继续忍辱精进。她经常跟我讲修六波罗蜜:持戒、忍辱、精进、般若……像这种六波罗蜜,你这个人生是必不可少的,你如果在人间把六波罗蜜修好了,你不就是人间菩萨吗?(是的,是的)我六波罗蜜修得……跟弟子讲讲,师父修得完全是可以、完全能够操纵的,只是在有时候,突然有些什么事情的时候,情绪有些波动,那菩萨只要跟你说“继续修好六波罗蜜”,那你就继续修,又没事了啊。
BR6 文字般若
♪03354♪ BR6.01 佛法传播离不开文字,但不要着文字相
Wenda20160124A 01:01:09
女听众:佛法的传播它离不开文字,但是我感觉其实语言它很难表达真正的意思,文字也一样。真的什么东西一旦说出话来,然后形成文字的话,就很难去表达它原来真正的那个意义。那我们学佛又离不开文字,我们怎么才能不着这个文字的相呢?
台长答:什么都不要着相。人间只要能够让人家开悟,什么法门都是好的。现在只要能够让人家彻底开悟,你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能让大家……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每个众生能够彻底开悟啊(嗯)你只要让老百姓能够富起来,老百姓能够生活好起来,这就是道理啊,这是硬道理。所以“发展是硬道理”啊,你要发展的。所以很多人到现在还在守旧,看不惯新的东西。他不发展,所以他这个东西没有道理可以讲的,这种走倒退路是没有出路的。
♪03355♪ BR6.02 人间的语言都是不圆满,有缺陷的
Wenda20180629 58:03
女听众:同修问,生活中身边有些乘愿再来的菩萨,但是现实中他们说话都有些直,甚至比较伤人。天上菩萨之间的沟通都是用意念沟通,而人间的语言是有缺陷的,有时候无论怎么表达都有可能让对方产生误会。请问师父,是不是这样理解呢?
台长答:从基本上、伦理上是这么理解的。实际上用意念沟通主要因为他意念的境界高了。不管用语言、用意念,都是因为境界高,所以他才在天上,并不是因为他语言能力高,他到天上去,明白了吗?(是不是人间的语言都是不太圆满的?)是啊,没有一句语言是圆满的,总有缺陷(如果我们以后修上天了,用意念沟通是不是就能达到圆满无碍呢?)对啊,因为你有人间善言善语作基础,那就不一样了。因为你在人间学佛之后,你的语言基本上比较规范了,不会讲下流话,不会讲粗话,不会讲讽刺的话,不会讲恨人骂人的话,那你是不是语言在规范呢?规范到天上,用意念,那么更纯洁,那不就是好了吗?(明白了)
BR7 观照般若
♪03356♪ BR7.01 菩萨触物斯照,声闻怕境昧心
Wenda20171105B 05:04
女听众:我看到《白话佛法》上面说“菩萨触物斯照,声闻怕境昧心”,请师父解释一下,弟子看不懂。
台长答:菩萨看见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很害怕的,因为怕进入自己的内心,进入八识田中,就成为一个业障了。比方说菩萨看见一个很好看的东西,他不看,因为一看进入内心了。在人间的欲望当中,你看见一样很好看的东西,菩萨就怕看,而我们人就拼命去看,看了之后进入内心了,洗都洗不掉了,听得懂吗?(听得懂。后面一句“声闻道、缘觉道的菩萨都怕靠着境界来昧着佛心做很多事情”。都已经是超脱六道的菩萨了,也会做错事情?)你以为菩萨是最高的?你告诉我什么最高了?(佛)菩萨会不会做错事情?(会。超脱六道的菩萨会意念犯罪?)知道就好了,就是轮不到你讲。他们在天界靠什么?不是犯罪,他们是境界不高,并不是犯罪,因为超脱六道没有罪了,只是境界还不够高。举个简单例子,你到了模范班,这个班级里都是模范,没有人做坏事的,只是这个模范比你做得更好,你要比学赶帮(就是境界的提升问题)对了,根本谈不到罪孽了,没了。菩萨界已经没有罪孽了。
♪03357♪ BR7.02 外观众法,自观内心
Wenda20171208 01:22:01
女听众:师父,有一次开示您讲过,“外观众法,自观内心”,那这个“自观内心”应该是根本,如果没有“自观内心”,那“外观众法”就成了一种……
台长答:虚拟的摆设,有什么用了?(对)这个人什么法都学过,什么宗教什么宗都学过,最后心里根本没有佛性。没有一种佛性,把它当成一种知识来演讲、来教育,你本身都做不到,你说你有“自观内心”,怎么观照到你的内心?“自观内心”,你内心要完全跟佛法融一起。你是一个好师父、好老师,你才讲得出好的法门(谢谢师父。这两句话如果我们不看第一句,就是说如果不去考虑“外观众法”,首先考虑“自观内心”,就是完全看自己的心,看自己拥有的)叫你看到你的第九意识。“自观内心”,内心什么?内,在很里面的。过去叫自己的太太“内人”。“内人”就是关在房间里边的,在很里面的,女人不出来的,叫“内人”(嗯)“外人”,这是外人,很外面的。懂了吗?(明白。师父,这两个一定是同时存在的吗?可以说某一个阶段我们就是“自观内心”吗?然后观到一定程度再“外观众法”,可以吗?)同时存在,都可以(哦。那如果自己心都观不好,再观众法是不有时候就会添很多的烦恼?)观不好就闭关,把你的关给闭起来,眼睛不要去看,你就慢慢看到了,耳朵不要去听,你就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了。一个人在烦燥的社会当中,你能听到自己心跳吗?等到你在房间里很安静,在农村里一点声音都没有的时候,你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吗?心跳听得见吗?(嗯)
♪03358♪ BR7.03 真正的智慧是对事物真假的判断
Wenda20180427 30:01
女听众:您在《白话佛法》里说,真正的智慧是对事物真假的判断,这个“真”和“假”是不是指宇宙的真相和人生的假相呢?
台长答:是啊。真假的判断就是代表你对事物的理解过程。你把人间的名誉、地位、钱财都认为真的,那你实际上进入了假的世界了——虚幻世界。如果你把人间的一切都看成是假的,你就是进入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了(明白了)我看你半明白,脑子转不过弯来了。
♪03359♪ BR7.04 靠菩萨的智慧观照自己身上的欲望
Wenda20161023B 41:52
男听众:师父在马来西亚法会开示,人的欲望会无限膨胀,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请问师父,我们人在不同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欲望。有的欲望明晰,有的自己很难发觉并很难克服。我们如何才能发现欲望并克服欲望,不为欲望所动呢?
台长答:发现欲望有好几个办法:第一,别人指出;第二,自己经常要检点。就像一个人发现自己脸上脏一样,要经常照镜子。为什么叫你们观照自己的内心?还有,听别人讲话,不要听不进。人家讲话就好好照照镜子,“是不是我贪了?”第三,靠菩萨的智慧。经常有菩萨智慧的人精进努力修行,他慢慢地就能够观照到自己身上的欲望了,向好人看齐。法师为什么能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他让人家看到:“我身无分文,我一无所求,我什么都没有了。我过去什么都有,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一个榜样的力量。你还贪什么?所以法师不能贪的。法师不贪,给人家一个好榜样,“我没有欲望的,我就是修心”,正能量啊!
♪03360♪ BR7.05 内观就是照看自己的内心本性,净化自己的心灵
Wenda20180429A 14:08
女听众:同修做梦有位女师兄跟他说“不要什么都说出来,要内观”。现实生活中,做梦同修很单纯,有什么说什么。师父,能开示一下“内观”吗?
台长答:“内观”就是往里看,往自己的本性看,看看自己做任何事情是不是如理如法,然后照看自己的生命,照看自己的慧命,照看自己的本性——看看自己内心的本性。观,就是看;内,就是往里看,不要到外面去看(明白了。只看自己不看外边,只看到自己的毛病,不要看到别人的毛病,是吗,师父?)对啊。佛家讲内观是什么?内观就是观照自己(对)因为“内观”在印度的巴利语中是一种禅修,由释迦牟尼佛开始内观的,就是如实地观察,观察自己内心本性的真正面目,净化自己的心灵。内观还包括你要观自己的呼吸,观自己内心的无常、苦,这种如实了知的方法就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明白了。这个同修正好最近临上香的时候,菩萨好像提示让他修禅定)对啊,就是禅。内观就是禅,就是以智慧洞察一切内心表现的根源(明白了)
♪03361♪ BR7.06 拜佛要向内心求,反观启动自己的慈悲心
Wenda20180429B 19:48
男听众:师父,拜佛要轻微低头,拜佛不向外求,内心开悟,俯首反观佛性。向内心求与正常地祈求菩萨保佑有何不同?
台长答:不一样。你内心求,反观,就是启动了自己的慈悲心。慈悲心很重要,你没有慈悲心了还怎么办啊?你没有慈悲心,你根本动不了了。任何人启动自己拜佛的心,实际上就是从内心出来的,因为内心的佛性会带动你所有的慈悲、忍辱、精进、守戒(是不是这样理解:观自己内心的佛性、慈悲心,自己的心跟菩萨合二为一,从而求得菩萨的保佑?)对啊,合二为一,你这样求起来当然灵了,菩萨能感应到,你想什么菩萨就知道什么。
BR8 实相般若
♪03362♪ BR8.01 由潜能意识的空性产生的思维,就是智慧
Wenda20160624 59:17
男听众:师父,您在弟子开示中提到“空性实际上就是潜能意识,由潜能意识的空性产生的思维,就是智慧”。请问师父,潜能意识包括什么?是不是不贪、不瞋、不痴?
台长答:潜能意识就是说自己碰到什么事情,从心底流露出来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就是第九意识,实际上就是本性意识。本性意识就是最善良的、最有良心的东西出来了。
♪03363♪ BR8.02 空性、空相是佛法的基本理论
Wenda20180720 38:04
男听众:如何理解:佛陀的身体是宇宙人生中的真相,融化在宇宙空间中,无处不在。证得诸法的空性,即见如来。这样理解对吗,师父?
台长答:其实你讲的“佛陀的身体”,并不是佛陀的身体,是佛陀的智慧。佛陀的般若融化在这个宇宙空间当中。这个空相是什么?空相就是佛陀的佛法的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空性、空相(对)为什么叫空相?你今天所做的一切,一百年之后对你来说什么都没有了,是不是空相啊?因为因缘生的一切法,它没有自性的,就是空的状态,所以佛法讲诸法皆空。因缘生的法,我举个简单例子,在几百年之后,你跟你爸爸的关系是不是空的?(是的)谁跟谁都不知道啊。因缘,你过去跟太太两个人很好,结果离婚了,几十年之后人都不知道在哪里了,是不是因缘是空的?(对)小时候的老师你能记住几个?全忘了(对的)因缘空啊。你过去住过的房子有多少啊,你从小住的房子跟现在肯定不一样了嘛,是不是因缘果空?(对的,感恩师父)
♪03364♪ BR8.03 本觉妙心:本有的智慧觉悟宇宙真理
Wenda20180729B 04:13
男听众:师父,观世音菩萨的本觉妙心……您讲讲何谓“本觉妙心”?
台长答:什么叫本觉?一个人原为本,你有原,这个是本原。“觉”是什么?觉悟也是人本身当中的,就是你本来拥有的觉悟。那么本觉就是说人拥有的这种智慧。“妙”是什么?就是运用它,叫“妙”。“心”实际上就是一种方法(哦,妙心就是一种方法?)嗯,所以过去有的叫“本觉明妙”,实际上就像本觉妙心一样的。本觉妙明,过去私传真谛的时候说“不可说”,实际上就是靠你自己的觉悟来历经三大阿僧衹劫(明白。妙心可以认为是般若心吗?)当然了。“明妙”的话,就是你已经明白这些人间的天地宇宙之真理了,实际上你所明的是一种宇宙,明白了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