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为课件,详细更多扩展内容可见下方文字
PDF课件浏览(请允许网络加载时间)可点击PDF内链接直接观看对应视频或开示
感恩词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感恩南无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菩萨,感恩恩师。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某某某(您的名字) 开智慧,静下心学习师父开示,让师父的开示进入八识田, 帮助我更好地学佛修心!我自己的业障自己背,不让一起 共修的师兄们背。在今天共修过程中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 请南无释迦牟尼佛慈悲原谅,南无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 南无护法菩萨慈悲原谅。一、净信5
PDF课件浏览(请允许网络加载时间)可点击PDF内链接直接观看对应视频或开示
点击下载PDF课件要净信。你不相信观世音菩萨,没用的
Wenda2019040531:46完整原文
不相信的人就自找苦吃
人命无常的,你们不要以为这个世界上……唉,不相信的人就自找苦吃(对的。他相信是相信,不像我们这么永远地相信或者净信,就是那种……)干净(相信得不够彻底)对啊,有的修得很长时间的人都对自己所修的东西没有净信(是这样的,遇到困难就开始退缩,然后就开始怀疑)懈怠、转换、怀疑……这种人没有出息的,上不去。
Wenda2017033120:00完整原文
修心连信心都没有,不会有效果的
修心修佛,实之不易。怎么样修心呢?把自己的行为怎么样修正呢?修心,就是修正自己心里的毛病。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我们很多人的行为都很差,很多人心里想的东西都很肮脏。那么怎么样来修呢?首先修心要有信心,如果一个人修心连信心都没有,不会有效果的。你天天在念经,天天在求观世音菩萨,如果还在想:我行不行啊,灵不灵啊,会不会碰到魔障啊,会不会怎么样啊。师父告诉你们,这样是修不好的。很多人修到现在不灵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什么话好讲的。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控制自己的一些想法,很简单,这个人就叫没修。
【白话FF】3-8完整原文
自己都没有信心你求不好的
不要没有信心,自己都没有信心你求不好的,一定要有信心,这个是自己的业障,不要逃避现实。一个人有困难、有磨难、有灾难不能逃避的,逃避实际上就等于增加更多的灾难。举个简单例子,闯红灯被警察在后面追了,停下来罚个钱、扣个分就算了。逃避呢,像猫抓老鼠一样了,呜啊呜啊在后面,当抓到的时候就不是把你当一个仅仅撞红灯的人看了(对对)所以人在社会当中碰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的
Wenda2013053126:56完整原文
只要有信心,没有信心救不了
你记住一句话,只要努力,菩萨一定救,多少人都好了。只要有信心,没有信心救不了
Zongshu2018021019:27完整原文
你自己都没信心,你叫菩萨怎么帮你?
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我很愚痴,也没有智慧,我以后能不能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你有没有信心?你连自己都没信心,菩萨怎么帮你?(对不起,我有信心的)你有信心,好好念经。你看看,“我有没有这个机会找到啊?”算命啊?你学佛的人,应该……你想做什么,菩萨就会帮你。你自己都没信心,你叫菩萨怎么帮你?(明白了)“菩萨,我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让菩萨把你拉上去?(知道了,我会努力的。师父,我明年想到澳洲来看您)嗯。要乖一点的。要坚信,要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做到,没有坚定的信心,什么都成功不了的。
Zongshu2019112327:04完整原文
没有信心,没有愿力,所求之事难成功
现在有阻碍,自己心不诚,念经心不诚(她比较犹豫,不知道……)心不诚,成不了的。不是犹豫不犹豫,求什么都要心诚,心诚则灵(明白。师父,她在国内是做护士的,因为学历背景和她的年龄,可能会牵扯到申请签证或者选择学校比较困难。如果她申请,能成功吗?(有什么好看的。你有这个愿力,你总归要去试,对不对?你连这个愿力都没有,菩萨怎么帮你?我问你,你要先看了能成功再去做?还是你自己要去做,不成功再努力?两种不同的心态,两种不同的结果。就像谈恋爱一样的,你谈都不肯去跟人家谈,怎么要人家要你?没有出息,一个没有愿力的人。我们现在还没成佛,还没成菩萨,你要不要有愿力?一定要菩萨告诉你“菩萨,您告诉我,我一定能够上天,以后一定能成佛”,你再好好修好了。没出息的,这种人成不了的。像你这种人成不了的。没有骨气,没有信心,没有愿力,你搞什么东西?
Zongshu2018021705:51完整原文
半信半疑的话,你什么都学不好
我们在学佛当中,经常会迷失自己,迷失自己就慢慢会离开学佛修心的这种心境。所以我们经常说,有时候人要全心全意,因为半信半疑的话,你什么都学不好。
【BH佛法】181124完整原文
断不可“凡情不测”
我们断断不可以“凡情不测”。因为我们是凡人,我们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情景,我们并不是彻底了解和知道就叫不测。明明在人间很多事情,你是不知道的,就是你现在凡情不测。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你自己对人间的一些情况非常不了解,非常不明白。如果你对自己所学的佛菩萨产生丝毫的疑念,你念经、磕头就不灵了。
广播讲座2-27完整原文
如果失去了信心,这个世界对他就会黯然无色
师父看了网上有一位海外女听众说她已经70多天没有来月事,师父叫她念几张小房子,刚刚烧掉就正常了,开心得很。像这种灵验的事情太多了。师父给大家讲,信佛要有信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心,这个世界对他就会黯然无色,就是什么希望都没有了。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要有信心,自己做错事情要能够反省、洗涤自己的心灵。如果做好事就要坚持,做坏事的话要改正。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往上进步,这个人才是修心学佛的人。如果一个人什么事情都不顺利,那肯定有他的原因,佛法上称之为因果。
【白话FF】4-2完整原文
你没有自信心,你就永远找不到这条光明大道
人要自律,要好好修。修心要忍耐。如果在你没有得到法喜之前,你很迷茫、你很痛苦。什么叫法喜?比如说求一件事情,身体好了、精神好了、工作找到了,这就叫法喜。就像你开车一样,我今天想开到堪培拉去,但我找不到方向。修心也是这样,我为什么念经不灵啊?是修心还不到位。如同找不到方向了?但是如果你能够忍耐,把这条路找到了,上了去堪培拉的高速公路,你还会有障碍吗?在还没有找到这条大路之前是最痛苦的。所以在你们修心刚开始的时候,又没有自信心,不知道行不行、试试看,就是还没有找到道路。念经、烧香不灵,因为你没有自信心,你就永远找不到这条光明大道,你就永远不能顺着这条光明大道在没有障碍地往前进。师父讲的这些比喻都有道理啊。修心就是这样,先苦后甜。要付出啊。能够忍辱的人才能够学佛成功。不能忍耐的人不能精进
【白话FF】3-31完整原文
一个人怎么会成功:
1.坚定的意志;2.坚強的信念;3.战无不胜的信心。吃过苦的,才能生起精进心,沒有精进心怎么修。
『佛言佛语』第二册完整原文
首先你要相信这件事情的存在,你才能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如果你今天连这件事情的存在都不相信,你能把这件事做好吗?你自己本身就没有信心,这件事情会顺着你的意走吗?你们都听过类似的情况,老婆说,“我这个老头你不要去劝他,他不会相信的”,接下来说,“我去劝劝看吧”。这个老婆本身都不相信她老公,她怎么可能去劝他?你本身相信观世音菩萨能够救我们的,那你就要去试试看。你有了这个信心,你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至于救得成或救不成那是另一个概念,因为那还跟自己的命有关。
《弟子开示》1-3-2完整原文
只要有信心,坚持去改变,你一定能成功
在人间,任何的改变都是很难的。 房子的改建、事物的改变和人心的变化,其实都充满着艰难和痛苦。 只要有信心,坚持去改变,你一定能成功。
师父每日佛言佛語1.30.21完整原文
我们能够成功,不是靠着成就,而是靠着自己的信心和心力
人生有时候有灾难,有烦恼的时候,就像下雨,我们像一个没有伞的孩子,我们必须拼命地去奔跑。我们能够成功,不是靠着成就,而是靠着自己的信心和心力,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忧郁,选择了风情万种,选择了像林黛玉一样的生活,忧伤。其实我们想一想,路就是自己走出来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你脚下。所以学会在人间吃苦、忍耐,你就会迎接幸福。有的人一辈子不想吃人间的苦,这幸福就一辈子离你而去。所以坚信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你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所以,如果你能让自己都感动的哭的时候,可能你已经成功了。所以有很多人一辈子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成功的,就知道嫉妒,就知道争斗。实际上人,师父经常跟你们说多做一些让别人感动的事情,多说一些让别人感动的话。面对困难、挫折,只要相信自己,不断地精进努力,想好了,我哪怕从零开始,你都会战胜困难,战胜挫折。
【BH佛法】170812完整原文
信心的摇摆会让人丧失意志
学佛人千万不要说东道西、摇摆不定,不能碰到好事开心,碰到考验就退道心。一个人为什么会退道心?因为没有信心才会退道心。你没有信心抚养这个家,就会失去这个家;没有信心和老公把关系搞好,就会失去这个老公;没有信心把孩子教育好,就会和孩子分开。信心是怎么来的?首先要有慈悲心,看孩子不懂事情很可怜,要原谅他,要帮助他,你觉得他还有救,就不会离开他。现在的人对别人失去信心,对自己也失去信心,所以才会造成对家庭的伤害。有的人身体不好生癌症,他也不想好好学,不想念经,他说“我很快要走了,你们也不要再来看我了”,这种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什么事情也完不成。 信心的摇摆会让人丧失意志,一个人做人摇摆就会丧失意志。今天听这个人讲讲觉得很好,明天听那个人讲也觉得很好,最后就会丧失意志。比如孩子想上大学,什么大学好,什么学科好,到底报哪个?东听听西听听,摇摇摆摆,最后自己也不知道学哪个科目。你自己都不知道怎样做,你的信心完全来自外围,来自外界对你的影响,就是常说的“耳朵根软”,这种人永远不会成功。事业成功的企业家,家庭成功的人,所有能够成功的人,他不会东听西听,他很有意志力。一个东听西听的人,她连自己的老公也要怀疑,连自己的孩子也要怀疑,最后人家和她说:“你这种人啊,一辈子都不会好。”她就想:“我会一辈子都不好吗?”她也怀疑自己,这种人根本不可能成功。
《弟子开示》第二册|15完整原文
信心摇摇摆摆,时间长了就会让人丧失意志
告诉你们,要懂得自己的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污染的,什么不是污染的。碰到了好事,应该怎么样来控制自己不要过头;碰到了不好的事情,要想到还会有好的转机。现在的人碰到考验了马上退心、害怕,信心摇摇摆摆,时间长了就会让人丧失意志。
第73集【广播讲座视频完整原文
没有信心才会退转!
要记住: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佛要精进。什么叫精进啊?精进就不会退转!很多人为什么会退转啊?就是没有信心,没有信心才会退转!很多人为什么会对孩子没有信心啊?因为你不相信孩子会变好!真正有修为的人、学佛的人,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别人要有信心,对佛法更要有信心!所以,希望你们好好努力学
Wenda2014041833:46完整原文
被人家一说,就不学佛了,说明你没有净信心
听了别人的恶话,就气得半死,说明你被阴风一吹就倒,心中没有防火墙。 被别人一骂,就气得不得了,说明你文化程度还不高,心中没有正能量。 被人家一说,就不学佛了,说明你没有净信心,信佛信得不干净、不彻底。
3.27师父每日佛言佛語完整原文
真正学佛人
我们每个人学佛,绝对不能去到处张扬。如果一个人到处说,哎呀,我学佛了,我已经在救度众生了,我已经在弘扬佛法了,我在改脾气了,实际上,这个人就不是真正学佛的人。真正学佛人,是做,是行,是要有信心,有了信心之后,有愿力,有了愿力之后呢,才能有行为。实际上行为就是初果,就是最初的果实。
【BH佛法】120129-1完整原文
坚定信念,道心不改变,就会显出你的佛光
学佛要好好地用智慧,心要坚定不变,就会显出佛光。当你的魔越高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就跟着师父好好学这个法门,你就不会被魔所侵,反而会呈现出佛光阻挡魔的侵袭。道德越高,魔越大,要谨慎地提防。坚定信念,道心不改变,就会显出你的佛光。所以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不能退,要坚忍,要坚定自己的信心,要忍辱。忍,有时候讲叫坚忍,就是坚定自己的意志忍耐,我一定要达到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做生意的人就会用这种方法,死皮赖脸,你骂我,我也不走,为了做成生意。道理是一样的。但我们学佛又是另一个概念。是功德,是修心,坚忍就能成功。
【白话FF】4-32完整原文
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从自己内心去寻找本性
佛性因为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我们人因为进入了人间这个五欲红尘当中,每一天奔走在寻找,忘记失落的自我,不知道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丢失了,我们忘记了我们的良心,在做每一件事情,对每一个人很厉害,或者咒骂他或者忌妒他的时候,我们丢失了我们最原始的本性和良心,所以我们找不到了,而去天天在社会上找那些,五欲六尘当中的肮脏的贪念欲念,真正的佛在自己心中我们却找不到,所以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从自己内心去寻找本性,本原的佛性,能够有多大的信心,在人间你就会成就有多大,好好地学佛坚持修心,你就会好好地得到解脱。所以能够成佛的人,首先他是有信心,而后他能克服自己的我相和我执,然而靠着自己精进的努力,懂得怎么样在生活当中,去寻找我们的佛性,那才是真正的学佛之人。
第54集【白话FF视频完整原文
学佛人,要有乘风破浪救度众生的信心和意志
2.18师父每日佛言佛語完整原文
度人须坚定信心一门精进
首先度人的人,必须自己要坚定信心,一门精进,本身就不坚定,怎么度得了人呢?(嗯)人家一讲你就变了,不是你去度他了,是他来度你了(对,有的时候同修会给一些负面的意见,就觉得会不会哪里做错,但是想一想还是能够度到人的,所以还是要坚持下去)坚持,觉得自己不够刚强、不够意志坚定的时候,就暂时不要去度;如果觉得最近特别精进菩萨保佑着呢,你去度就没问题了,教你们个方法:度人之前先要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的,“观世音菩萨您加持我,我今天要度谁”,很容易度的
Wenda2012121437:58完整原文
PDF课件浏览(请允许网络加载时间)可点击PDF内链接直接观看对应视频或开示 什么叫“住心”? 就是把你的心停下来不要去乱想,把幻念全部忘掉。住心就是把你的心停住了。如果你今天心停不下来,眼睛就“哗啦哗啦”乱看;如果你心能定得下来,眼睛就直愣愣地盯住人家看。你们吹牛的时候、动坏脑筋的时候,以为师父是看不见的,你们是在骗自己,你们只能骗你们相互之间。人的眼神瞬息万变,师父不看图腾都看得出。当一个人有恨心的时候,他的眼神出来的光都不一样。你们知道吗?眼神有四十八种光。不要以为骗骗人家,能骗得了吗?最后骗的是你们自己啊。把人家当傻瓜的人自己永远是最傻的人。要忍辱啊,你们不能忍耐的人、不能在背后帮助人家的人,你们就不是菩萨。好好想想,你们差得远了。你们天天学的好像是菩萨,你们做了些什么?你们的用心是不是菩萨?
【白话FF】5-23完整原文
住心就是把你的心停下来,不要去乱想 修行,要明白一个道理,修行不是靠别人,修行就是要靠自身来改变。修行就是要学会懂得怎么样让别人过得更好,让自己能够心安理得。修心的人要懂得今天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感恩别人。今天我们学会修心,就要住心。住心就是把你的心停下来,不要去乱想。如果你今天心停不下来,那么你的心就一直在动。那么你一直心在动,你就不能安定;不能定,你就没有智慧。所以要调护好自己的心,首先要让自己住心。就是让心定下来,要守住智慧。
【BH佛法】140717完整原文
把心要住下来,叫住心 我们这个人的心是靠怎么才会有智慧的,就是把心要住下来,叫住心。就是把你的心停下来,不要去胡思乱想,把妄念全部忘掉。
【BH佛法】150709完整原文
一定要让心定下来,叫住心 要调护自己的心。一定要让心定下来,叫住心。心定不下来你就没有住心。也就是说你的心在不停地想各种各样的事情,你的心就住不下来。持戒,守住智慧,清心寡欲。清心是什么意思?就是心要干净。寡欲是什么?寡就是少的意思。欲是什么?欲望。就是让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少。你们在座的人我给你们半分钟时间。你们现在脑子里有几件事情?你们有多少欲望?比方说最好让我儿子考上,我最好换件新衣服,我最好能够把这间房子卖掉,最好我老公能够怎么样,最好我女儿能听话,我身体最好不要有事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欲望。现在给你们半分钟想想,你们至少超过五个念头。你们的欲望太多了!要寡欲。什么叫寡欲?就是欲望少一点,没有欲望。师父的座右铭是“无欲自然心如水”。师父讲给你们听我的心得:当人有欲望的时候,或者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或有不开心的时候,要马上想起这句话,他就没有任何的欲望了。因为想到“无欲自然心如水”,心如水一样平静,有什么欲望?你不要有欲望,你就什么都没了。
【白话FF】5-23完整原文
要有智慧住心 什么叫“住心”?就是把心停下来,不要去乱想,把心要守得住,忍耐得住,要懂得调护好自己的心,一定要让心定下来,这叫“住心”。心不能有欲望,欲望会让你心态越来越变态,因为有了欲望之后,人的心态控制不住。比方说你住的已经蛮好了,两房一厅,你有了欲望之后你看人家大房子,你觉得心里很难受,你心里越来越没有一种自己的平衡力和支撑力,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没有,然后慢慢变得欲望越来越强。当一个人欲望越强,你的烦恼就越来越多;当一个人欲望越强,你的心就不能平静。当一个人欲望最强的时候,他很恨,产生一种恨,产生一种无名火,产生一种压制不住心中贪欲的思维,让他整天恨别人,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我得不到?为什么他没有做他却得的到?整天的苦啊苦啊,苦到后来就恨啊恨啊,恨到后来就开始做出一些不如理不如法的行为了。
【BH佛法】151008完整原文
你若善恶不住心,是非自然烟云散 济公活佛:观音不曾把你忘,日日盼你返家园。今看你把誓愿行,忧愁法喜各参半。人间皆是梦一场,善恶是非莫纠缠。你且让他三千尺,如如不动又何妨。心若不解其中结,怎把甘露遍人间。你若善恶不住心,是非自然烟云散。莫忘师徒恩义深,你来修行我来护。从今即把尘缘忘,因因果果自然
Wenda20160710B00:39完整原文
住心就是把你的心停住了 如果你今天的心定得下来,你们就不会有这些麻烦出来。所以要调护好自己的心。
【BH佛法】150709完整原文
住心就是让心持戒 才能守住自己的智慧,才能清心寡欲,欲望没有了,人的烦恼就没有了。欲望越多,烦恼越多,欲望越少,烦恼越少,所以师父经常说无欲自然心如水。这就是我们说的人要学会没有欲望,因为没有欲望的人他什么都无所谓了,他就活得潇洒自在,他就活在人间的智慧海里。
【BH佛法】150709完整原文
六祖就是因这句话而悟道的 一个人学佛要有清净心,在经文中有一句名言“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意思就告诉大家,我们不应该住色生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被人间的名闻利养所诱惑,我们的心不能随便根据物质、别人的心怎么样想就改变。“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能因为闻到香就动心了,不应该闻到声音、别人说的话就动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金刚经》里面的名句,师父今天特别拿出来,跟大家来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就是因这句话而悟道的。想一想,就这么一句话,多重的分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六祖初步的悟道就是这一句话,因为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
第67集【白话FF视频完整原文
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师父您曾经开示过,菩萨对于他经历的一切是不住心的,不会往心里去,除了提高我们自身的境界,是否平时也可以加强这种不住心的意识来锻炼自己一切不住心呢?)可以,完全可以,就是靠平时锻炼的。你平时念念念,每天念礼佛大忏悔文,每天念阿弥陀佛,到了走的时候你才念得出来啊,你才能把阿弥陀佛住在心里啊。你把贪瞋痴慢疑全部不住心的话,那你到时候这个心上哪会有贪瞋痴慢疑啊?(对。请问师父,是否把我们的第五识——眼耳鼻舌身,当外界对我们的影响形成一种屏障,使第六识没有感觉,也就不住心了呢?)对啊,你守住你的眼耳鼻舌身,那你的意念就会干净很多,明白吗?(明白,但是我们有时候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无法做到)境界现前的时候无法做到,所以这就叫人啊,你就是人,你要是菩萨你就做得到了(对不起,师父。六祖惠能大师当时仅仅因为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师父能否给我们开示这句话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还不懂?心都没了啊。你说说看,你在人间没有贪心,没有恨心,什么心都没有,你心无罣碍了吗?心无罣碍,心是不是打开了?(是)对啊,心无所住了,你没有地方去了,心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罣碍了(对)比方说,你今天很贪心,住在你的心里,好,你心有所住了,那你的心就坏了;今天恨心住在你的心里了,你就开始恨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那说明你没有这个心了,生不出来了(明白)师父再给你举个简单例子,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说叫你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在人间再好的事情,你都不能去把它住在心中。“哎哟,这个很香哦,这个很臭哦,这个怎么样怎么样了”,因为它的自性本能都是在内心当中的,你一住心,你就烦恼生心了,开始烦恼心就生出来了,因为你一牵挂,你就会贪欲六根情欲了。所以菩萨叫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说你已经“菩提本无树”了,“明镜亦非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啊?(对)你在人间,一个是空无一物,随过随灭;一个是雁过留声,一个事情过去了,留在你的心里了,那个事情又留在心里了。你今天去恨别人了,今天去嫉妒别人了,你留在心里了,你想想看你的心会不烦恼的?(会烦恼)好了,我现在给你解释了你就知道了。为什么?实际上后天的熏陶,也就是人运用了自己本性的一些肮脏的东西住在你的心中,使你丢失了你的慧命。我们现在要无所住心,应无所住,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套住我们,那你就是解脱,就是没有枷锁套在你身上(明白了,感恩师父。弟子向师父忏悔,最近各种心生出来,心里静不下来,贪瞋痴慢疑,对不起师父)
Wenda2019021541:28完整原文
菩萨教我们,此心无形,犹如镜子 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的心没有形状的。心有什么形状?你恨人家是什么形状?你看看,很多人硬要弄个形象出来,爱这个人就要弄一个寿桃一样的,这实际上就是个心脏,长这样出来,稍微有点弯曲,但是这不代表你就拥有爱心。实际上心只是无形的,心脏有形,但是心所想出来的所有东西——概念、理解、爱、恨……它都是无形的,这些无形的东西就犹如一面镜子,照到有形的物质,你心中就有有形的物质。你今天照到了爱,你的心中就有爱;你今天照到了恨,你心中就拥有了恨。所以“心如明镜台”,有境界,它就可以来照。一面镜子在心中,善恶都照在你的心中,照过了就没有了。我们看看一面镜子,刚刚照过镜子的时候,镜子里是不是留有你?这个你是不是一种假象的你?这面镜子是不是无所住?因为当你离开镜子之后,这镜子照到什么?照到的是空性。没了,因为你照过了,一离开镜子,镜子里就没你了,所以菩萨用明镜台来告诉我们心似明镜台:照见善即善,照见恶即恶;心中要存佛,照见即佛。这就是告诉我们,心中不能有魔,因为你有魔、有恨,你心中就留存着魔性。为什么很多人怎么样劝他,他也不能拥有佛性?因为他已经用魔性占有了他内心的佛性。就像一个小孩子,你怎么劝他变好,他都不能变好,因为他心中已经有很多恶,所以他就很难变好。
佛像什么?要让佛性照见你的心中,你这面镜子天天照见佛,而且要把这个佛要留在镜子中。佛是一盏明灯。你们大家看,有些镜子里有灯的,把这个灯一开,镜子是不是越来越亮?你用心,这个灯就亮;你不用这个心,这灯就没开亮。所以当你心明眼亮的时候,你就无所住心,它就是一束光,光在哪里?光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地方的。你看看太阳的光,它随着时间而推移;人间的光,到了晚上大家睡觉的时候,都要把光关掉吧?它无所住的。
第67集【白话FF视频完整原文
无所住就是空的 原来我们的心本来就无所住的,我们的心整个都是无所住的,无所住就是空的,没有地方可以去的,就是告诉我们“此心无所住,无所住毕竟空”。你们小时候的心现在到哪里去了?你们小时候的恨心到哪里去了?小时候的贪心到哪里去了?小时候你们曾经被人家欺负,或者你去欺负别人,那些不好的心现在在哪里?所以它是无所住心,只是一个空的境界而已。“有所住”就是你把不好的事情、好的事情全部放在心中,你们想想心是不是会有压力?烦恼是不是因心而开始启动?好的——开心,不好的——难受,是不是由你的心开始启动?如果你不住在心中,那就住在空中,这个心今天无所罣碍。就像很多佛友告诉师父:“师父,我跟有些人讲话不要动脑筋的,我觉得很开心。跟他讲话就像跟小孩子讲话一样,因为他不会生我气,我也不会生他气。我讲话,讲什么他都能够接受,不会乱想;他讲什么话,我也不会乱想。所以我跟他讲话非常舒服,非常开心。”那就是无所住心。如果你有心了,担心他来找你谈,来抓你的烦恼,抓你的毛病,来讽刺你,对你造成伤害,你拥有这些心之后,就是“住色生心”,就住在这个人间的烦恼之中了,你哪来的自在,哪来的自在心?
第67集【白话FF视频完整原文
真正的清净心不光是空,主要还是有境界 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心无所动——本来就没有心,我要去住它干吗?我要用心去盛肮脏的人间红尘中的名利物质干吗?所以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有心吗?有。在哪里?无所住。举个简单例子,你活着,对不对?对。你住在哪里?没有住在哪里,想住在哪里就住在哪里。说想住在哪里就住在哪里的人,他是不是得到自在?你今天被一个地方管住,你只能住在这里,是不是已经“住色”——住在色中?举个简单例子,在人间因为你的贪,因为你的恨,最后做错事情,那你必须住在监狱里,这个心只要住在监狱里,你是不是被管住了?你是不是这个心就住色了?所以要无所住,坦然,“我对谁都无心,我无心去伤害别人,我无心去接受别人对我的伤害”,你是不是得大自在?无心即有心,有心即无心,心在哪里?因为心没有来也没有去,无所住心。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要去留心,一去留心,你一定会烦恼。
第67集【白话FF视频完整原文
一切不住,如果能够一切不住在心,就是实相境界 你们想想看,这两个人在吵架,你在旁边听,“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那个人好,这个人不好”,对你来讲,你没有去帮助这个,也没帮助那个,那你就叫实相境界。如果你跟他感情好,你帮助了他,那你就进入了虚幻虚相的世界,因为你带有感情,因为你的心中已经照见了某一件事物的是和非。为什么叫实相境界?实实在在。我们做人要实在,不要偏袒,不要原谅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要原谅自己的毛病,要狠狠地和自己身上的毛病作斗争,把它斗倒,要彻底地消除,才能到达真实如来之相。
当你到达真实如来之相,说真话,实实在在地说话的时候,又要懂得实相无相。实际上人间,你最后修成了,你说我已经不进入是非当中,我拥有了实相,这个实相还有吗?实际上就是无相。你说这个人间一切都是虚空的——虚的、空的,你说有实相吗?肯定没有,一无所得。所以一个人,人生一辈子判定了某一件事情对的、某一件事情错的,可能在20岁的时候做这件事情,当时的环境、当时的理解、当时的道理,是对的,但是20年后的今天,可能是错的。所以这一切一无所得,我们为什么要去纠结在某一个点上所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抓住它不放,而不停地去执著、固定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意念得不到释放,得不到解脱,然后拼命地抓住,造成自己的我执、烦恼、无明?这样你就慢慢地进入了这个虚幻的世界中。师父跟你们讲“实相无相”,真正到了你认为这个事情是实相,实际上就是无相。
第67集【白话FF视频完整原文
任何境界不放在心中实际上就叫离相 离相,离开,就是离开执着了;不着相,就是我对每一件事情,我不觉得我真正地认识它,拥有它,那你才会真正拥有;你认为它是你的,你一定失去它。很多人就是的,以为老婆永远是他自己的,欺负她、骂她、讲她、逼她做事情,老婆一定跑掉了。因为你以为她是你的,你就失去她了。孩子也是的,你拼命地对这个孩子,这是我的孩子。到了最后这个孩子离开你了。这个孩子是菩萨的,我们要好好地对他好,要帮助他、要教育他,这个孩子得到帮助和教育以后,反过来会对你好。你越觉得他是你的私有财产,你越可能就失去他了(离相是不是对待所有的事情不仅是没有分别心而且是不住心,也包含没有分别心)对,你今天让我做再大的官,我也是这样;今天你不让我做官,我也是这样。人家好了那是人家的事情,我好了是我的事情。前几天看到台长的博客上有人留言:公司里有一个做官的位置,他自己还写了一句“我不着相”,就是“我不要,我不认为它是属于我的”这样他就不是过来了,否则他自己会很难过的(这个是出离人间烦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对,千万不要烦恼。
Wenda2013040525:50完整原文
不住诸相就是不要罣碍在心上 在你的人生当中,你要知苦、知乐,一切都不要罣碍在心上,不住诸相就是不要罣碍在心上。你没有取到什么,你也用不着舍去什么,叫无取无舍。你没有得到什么,你也不会失去什么,叫无得无失。你没有什么在人间可以让你永远长生不老的,你不要去动,去努力,好像为了自己的长寿,你也不会退,所以这叫如如不动。
第87集【广播讲座视频完整原文
帮助别人后感觉很法喜是“有所住”吗 这不会的,你有所住的话,你也是暂时的有所住,不是永久的有所住。举个简单例子,你帮人家做一件好事之后,你当时是无所住的,无所住心的,但是后来你觉得很法喜,这是善的,这是正能量。这个“住”什么?这个没“住”啊,只是想一想。“住”就是已经住在你的心里了(懂了,这个是佛法的法喜)到你家里来做客和住在你们家里一样吗?
Wenda2020072652:36完整原文
自测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1. 除F,全选
2. 全选
【点下图】
安装APP苹果|离线|安卓
>>>诚邀您的参加《初学共修》<<<点击上方文字进入
二、六度波罗蜜|禅定39
6 相关定义-住心
记忆加深
自测题及答案
住心